辽宁日报讯 记者蔡晓华报道 这几天,丹东市振兴区花园办事处的吕云飞格外忙碌,一边照顾大棚里的鱼,一边向鞍山发货,他喜滋滋地说:“刚发完3箱,8000多尾鲆鲆鱼,净收入差不多4000元。”吕云飞是一名下岗工人,养鱼不仅给他带来一份好心情,他也在这项产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他的年收入少说也有三五万元。
丹东独特的水质和气候,为观赏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人像吕云飞一样做起了鱼文章。目前,全市共有130户、2000多人从事观赏鱼养殖业,养殖水面达18500多平方米,是我省最大的鲆鲆鱼苗种供给基地。产品销到东北三省和天津、广州,并有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去年,丹东观赏鱼养殖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
2000年,丹东市水产部门把发展观赏鱼作为拓宽渔业发展领域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观赏鱼产业。
丹东的观赏鱼在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但是由于开口饵料难以解决,养殖的规模始终扩大不起来。为了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做大做强观赏鱼产业,丹东市振兴区水产局多方筹集资金20多万元,在帽盔山街道办事处白房村建成了一处占地1500平方米的观赏鱼科研示范基地,专门从大连聘请大学教授指导开口饵料———轮虫的室内繁育工作。轮虫繁育成功后,基地再将这种繁育技术传授给养殖户。同时,一些名、优、新观赏鱼品种也通过基地向养殖户推广。
观赏鱼养殖不仅解决了部分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安置了大部分的“二转”渔民。很多养殖户脱离了以前家庭化、小规模的养殖方式,采用整栋温室来进行观赏鱼养殖。温室内的养殖设施也由以前的水缸、土池变成了水泥池、水族箱。
为了将一家一户、单一环节的生产养殖,发展到集科研、养殖、繁育、生产、销售、品牌创建的一条龙产业。2004年,丹东市成立了观赏鱼养殖协会,协会多渠道收集品种和市场信息无偿地提供给养殖户,并建立了观赏鱼养殖繁育销售网站,解决了养殖户间竞相压价的问题,使全市观赏鱼养殖户形成了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