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乡兴化市兴丁公路两侧的空地上,排列着一组组铁条骨架的正方形网具,一个个头扎红花巾的农家女,在飞快地编织着一条条“水下长城”。记者近日在兴化林湖乡戴家村,看到这样一幕跳动的场景。
“这正方形的网叫‘虾笼’,圆柱形的叫‘虾袋’,两种网配套叫‘幻’。把它们放在湖荡、大河中可捕鱼虾鳖蟹,放到承包的大片水面围网养殖,还可以防逃,又统称为‘虾笼’……”谈到戴家村的渔网具生产,村干部沈永平激动地说,我们村原来靠种菜和水产养殖为生,可1991年那场特大洪灾,把全村菜田、鱼池淹了个精光。当时,国务院总理李鹏专门来到这一带视察,号召我们生产自救。
就在那一年,戴家村村民们从泰州等地买来鱼网,加工成“幻网”出售。由于当年鱼虾蟹特别多,渔具也特别走俏,有的大户赚了20多万元。于是,大家都跟着干了起来。目前,全村从事“幻网”生产的有1800多人,年成交额达3000万元。
“幻网”的发明者之一毛学海是位年逾花甲的老渔民,他生产的幻网远销上海、安徽以及俄罗斯等地,有40多名劳力为他配套生产。问及收入,他笑而不答。一旁织网的农妇快言快语,“你们到后边看看老板新建的两幢别墅就有数了,哪一幢都不低于20万的。”
从戴家村驱车东进,在垛田镇芦州村、林湖乡湖东村,又见一条条舞动的“网龙”。一位往大汽车上装网的陈老板告诉我们,“看到戴家村发‘幻网’财,我们的心也热了,现在全村也有七八户人家在做这项买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