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甲醛等添加剂的用量问题,市民对水发产品望而却步。昨天下午,由水产行业协会组织的水发水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培训讲座召开。这是本市第一次关于水发产品的重要会议,会上公布了近日出台的《上海市水发产品加工卫生要求指南》讨论稿,为经营户的规范经营提供了规则。经委食品管理处也将在推进标准化菜场工作中要求进入农贸市场的水发产品拥有品牌。
生产加工须设专用区
早在去年夏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用了半年时间在本市水产品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78家单位采集了银鱼、鱿鱼、墨鱼、牛百叶、蹄筋等水发产品样品进行了甲醛和过氧化氢检测。在半年调查的基础上,今年4月,出台了《上海市水发产品加工卫生要求指南》,就场所卫生、设施卫生、加工过程、水发剂采购及使用、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如生产加工需设洗剥、烧煮、油炸、水发等专业区域。
市药监所副所长李洁表示,药监局不仅仅采用处罚职能,更需要服务和引导。水发产品大多是现做现发,现在要求经营户工厂化、标准化运作,使他们更了解如何生产安全的水发产品。
产品进市场要有品牌
“以后水发产品进入农贸市场和肉类一样,同样需要品牌。”市经委食品管理处郑元强副处长表示,随着菜场的标准化进程,水发产品要用IC卡交易平台完善产品来源追溯,没有注册商标、资质认证的企业不准进菜场,执行严格的准入机制。以豆制品为例,本市有100家企业,而占有70%市场的只有4家,品牌化也是水发产品的必由之路。
同时,普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张列奇透露,水发产品已被列入国家QS市场准入认证申请名单,认证成功后,市民在购买水发产品时,只要认清产品的QS市场准入标志,即可放心购买安全的水发产品。
水发产品规范化发展
此次会议与会的除了主管部门,还有本市近3/4的水发产品经营户。市水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孔庆源指出,本市每年消耗1万吨水发产品,其中大众化的火锅水发产品和高档水发产品如鲍鱼、鱼翅、燕窝、海参等都是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门类,此次会议标志着本市水发产品行业进入一个规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