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育阶段(或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鱼类从小到大,和不同的发育阶段相适应,存在一个食物的变化系列。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后的仔鱼期 有一个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如一些无脊椎动物的幼虫和轮虫等饵料的阶段。
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 如乌鳢此时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
成鱼食性阶段 乌鳢此时主要捕食鱼虾类。
凶猛性鱼类的食物链*也有一些鱼类食性的过渡阶段不十分明显,例如鲢开始以摄食小型浮游动物为主,随着鳃耙、牙齿和肠管的发育,食物中浮游植物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后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
*有些鱼类的食物系列比较复杂,搞清它们食物系列的各个环节,对于苗种培育生产十分重要。例如鲈的食物系列为:仔鱼开口时摄食轮虫,可直至孵出后75d左右;孵出后30d起吃食甲壳类幼体及浮游甲壳类,可到125d左右;孵出后50—70d起吃小虾;孵出后75d左右起以小鱼为主,兼食小虾;孵出后130d左右起以鱼虾类为主。
2、食性的季节变化*水域中的理化因子存在季节变化,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生物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消长,导致鱼类食性的季节变化。
*鱼类在不同季节的主要食物与该季节内饵料生物的消长相互吻合。例如在摇蚊大量繁殖的季节,鲤主要摄食摇蚊幼虫,而当摇蚊幼虫化蚊飞离水体后,鲤改以水底的蠕虫、腐屑和浮游甲壳类等为主要食物。
厦门地区鱼齐鱼食性组成的季节变化3、因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不同栖息场所中生物组成的情况存在差异,鱼类在不同栖息场所的食物组成就不会相同。例如洄游性的鲑鳟类在海中生活时主要摄食小鱼,生殖季节回归淡水时往往以水生昆虫为主或很少摄食。
鱼类食性的稳固性和可塑性1、鱼类食性的稳固性是指在环境食物因素改变的情况下,鱼类仍具有保持原来营养特性的能力。
2、可塑性则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鱼类改变自己营养特性的能力。各种鱼类的食性既有稳固性,又有可塑性。
3、三角鲂为草食性鱼类,其食性的稳固性较高,但在湖泊中也摄食淡水壳菜,有时达到较高的比例,说明其可塑性显着。
三角鲂4、有些鱼则稳固性较高,可塑性较低。其稳固性高,可塑性只表现在捕食的种类因环境特点而不同。
5、另外一些鱼类的可塑性较高,稳固性较低,杂食性鱼类大多属于此类。例如青海湖裸鲤在夏秋季保持杂食性的特点,而在其他月份可塑性很大,出现分别以动物性和植物性为主的食性类群,但其数量比例在各月份均有变化。
青海湖裸鲤第二节鱼类的摄食习性
鱼类摄食的方式
鱼类的摄食方式和食性有密切的关系。而同一食性的鱼类摄食方式不完全相同,还和摄食鱼类的生态特性及环境特点有关。
1、捕食鱼虾的凶猛鱼类,大多采取直接追捕吞食的方式,例如鳡能很快发现食物和追上食物,并且有紧紧咬住食物的口部结构。有些凶猛鱼类则采取伏击方式,例如鲶、乌鳢、狗鱼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