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纬度海洋里,除了大鲸之外,
海象可谓是最大的哺乳动物了,有人称它是北半球的“土著”居民。十九世纪,由于对海象肆意捕杀,使它遭灭顶之灾,动物学界还曾经郑重地宣布:海象在地球上已绝迹了。也许由于逃过大捕杀劫难的幸存者,具有五年翻一翻的繁殖力,近百年来海象又昌盛起来。如离旧金山100千米的海面有个仅3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就生活着13万只的海象。
海象那巨大的身躯,古怪的相貌和奇特的生活习性,不仅使人们惊讶,也使科学家迷惑不解。它圆头,短而阔的嘴巴,粗大的鼻子,上犬齿形成长达40厘米-90厘米的獠牙,每只4公斤以上。雄海象体长可达5米,重4吨。海象的后肢能向前屈,贴在腹下,使它在陆地时也能向前移动。海象性喜群居,数千头簇拥在一起。夏季一来,它们便成群结队游到大陆和岛屿的岸边,或者爬到大块冰山上晒晒太阳。
海象的视觉差,两眼眯得像缺乏活力的老头子。它们爱睡懒觉,一生中大多时间是躺在冰上度过的,也能在水里睡觉。平睡时,半个脊背露出水面像座浮动小山丘,随波起伏。直睡时,头、肩露在外面,呼吸挺方便。海象为何能直睡呢?原来它的咽部有个气囊,内充满空气时,使它像气球般悬浮在水中。海象的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当它们在睡觉时,有一只海象在四周巡逻放哨,遇有情况就发出公牛般的叫声,把酣睡的海象叫醒,迅速逃窜。海象的躯体笨重,可是行动起来非常敏捷,能在波涛汹涌的磷峋岩石间游来游去,还能横渡几百千米的海峡!
海象的皮下约有三寸厚的脂肪层,能耐寒保温。海象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因为在陆上血管受热膨胀,呈棕红色。在水中,血管冷缩,将血从皮下脂肪层挤出,以增强对海水的隔热能力,因而呈白色。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象的习性了解很少,尤其是那对大獠牙的作用,使科学家困惑不解:如果说它是一种自卫的武器,可是在高纬度地区,海象并无劲敌,白熊对它敬而远之。凶猛的逆戟鲸可能会追击它,然而,海象总是“走为上策”,它决不会以那獠牙与逆戟鲸比高低。那么獠牙莫非为了加重海象头部的负荷,使它便于往深水潜泳?如是,这种假设不就增加海象浮游的困难吗?海象有时也借助獠牙攀登冰山,或用它与情敌决斗,可是这还不能说明獠牙的主要用途。为了弄清这一个个的谜,国外科学家到海象的故乡--哈德逊湾进行考察。
原来那獠牙如耕犁般在海底辛勤耕耘着,犁过之处显出两道约50公分深的垄沟。当犁过2米-3米时,海象就伸展前肢向上游,它的两只前鳍足紧紧合拢,捧着收获物边游边搓,身后拖着一股黑色“烟雾”。当快游到水面时,它把猎获物撒开,又转回头根据下沉不同的速度,捕捉诸如海螺、贝壳类软体动物的肉食。这是多么聪明绝顶啊!还有海象那稠密而坚硬的胡须,也帮它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如“极夜”季节)准确无误地捕到食物。当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或其他动物为生的。其中一种性情特别凶猛的海象,专吃海豹、海兔的尸体,甚至追逐小船伤人。这种海象獠牙黄色(一般为白色)爱斯基摩人最怕它撞破船,酿成灾祸。
每当春季,海象开始大迁徙。雌海象产崽,接着进入交配期。初生小海象体重可达40公斤,经过一个月哺乳期后其体重可猛增到近百公斤。到两岁,它的身长可达2.5米,体重达500公斤,从此开始独立生活。公海象对小海象是漠不关心的。在交配季节里,它们只顾争风吃醋,为争夺情侣互相残杀,有的丧命,大多数留下累累伤痕。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一旦与母海象分居后,昔日情敌之仇全被忘得一干二净,它们很快又形成一支单独的、友好的雄性群体。母海象虽然并不象海豹那样,视子如命,但仍是一位称职的“妈妈”。母子相依为命,互相嬉戏。“妈妈”用前鳍抱着“孩子”,有时让小崽骑在背上,搂在脖子或睡在“妈妈”身上。如果小海象受伤死了,“妈妈”还会千方百计地把它弄到水里安葬。有一次,一个爱斯基摩人在冰沿上打死一头小海象,当他拿着猎获物要走时,猝不防遭到后面窜出的母海象袭击;当他转身弄清是怎么回事时,母海象已带着小海象的尸体潜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捕捉,小海象也会喊叫着寻妈妈,跟在猎船后不忍离去。
海象还有其他习性,比如在陆地上,它是实行“斋戒”的,不吃任何东西,表现出其独特的新陈代谢。还有雄雌海象的体重相差悬殊,一只2.5米长的雌海象,体重约700公斤,等于同样的雄海象体重的一半,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海象习惯于回到“老家”繁殖,每胎产一仔。它们年年如此,从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