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俗称火烧鳊、黄排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和闽江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体形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形体别致,色彩斑斓,背鳍高大似帆,游动文静,为观赏鱼族珍品之一。1989年曾获新加坡国际野生观赏鱼博览会银奖。此外,胭脂鱼个体大,生长快,性温驯,食性广,抗病力强,是一种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养殖品种。通过水产科技工作者对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近30年的研究和人工驯养,目前我国已掌握了胭脂鱼池塘全人工繁殖技术,并人工繁殖出一定数量的子代亲鱼。
一、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胭脂鱼头短,吻钝圆。口小,唇发达,富肉质,无须。侧线完全。背鳍基长,尾鳍叉形。胭脂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体形、体色变异很大。在稚鱼阶段体形特别细长;幼鱼阶段体较高而侧扁,呈三角形,形似鳊鱼;成鱼阶段则体形延长,背部隆起减缓,全身呈胭脂红色或黄褐色,鱼体两侧各有一条贯穿头尾的猩红色条纹。故得名胭脂鱼。
(二)生活习性:胭脂鱼是一种温水性江河大型鱼类,具有溯江产卵习性,其生长育肥期主要活动于水面宽阔、水流较缓且多河滩的江段或湖泊中。幼鱼行动迟缓,成鱼行动敏捷。每当繁殖季节来临,胭脂鱼便上溯到长江上游的急流中产卵繁殖,等到秋季退水时期,又回到长江干流内越冬。胭脂鱼性情温和,起捕率高,适合池塘、湖泊、水库等水体养殖。
(三)食性:胭脂鱼在稚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前期主要摄食硅藻、单包绿藻和轮虫,后期主要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体长2.2厘米以上开始摄食摇蚊幼虫。从幼鱼到成鱼阶段,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蚬等软体动物,也常取食水底砾石上附着的硅藻、丝状藻类及植物碎屑等。人工养殖条件下,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等,鱼种到成鱼时可投喂水蚯蚓、陆生蚯蚓、螺蚌肉、小鱼虾以及动物内脏和人工配合饲料等。
(四)生长:胭脂鱼个体大,生长快,天然水体中的最大个体可达50公斤。人工饲养条件下,1龄个体可达0.5公斤,3龄个体可达2~3公斤,5龄个体可达4~6公斤。
(五)生殖习性: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性成熟。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为14~22℃,以18~20℃最佳。水温在16.5~18℃时,约经7~8昼夜能孵化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9.5~11.0毫米,侧卧水底,6~7天会平游摄食。产卵期间,雌雄亲鱼体都会出现明显的珠星和胭脂色。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收集与培育:胭脂鱼目前已十分稀少。亲鱼(胭脂鱼的种鱼)只能从人工养殖的群体中收集。选择亲鱼的标准是: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体态丰满健壮,鳞片光亮完整,无病伤;体重7~8公斤以上为佳。进入繁殖季节成熟亲鱼的性别特征明显:雄鱼体色呈鲜艳的桔红色,头部、胸鳍、臀鳍、尾鳍等处出现大量珠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溢出。雌鱼的体色呈灰褐色略浅红,珠星较小,腹部丰满宽厚。如亲鱼难以收集,可以选购人工繁殖的子二代苗种或成鱼,再在池塘中蓄养成亲鱼。
培育时,注意亲鱼下池前,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溶液短时浸浴,伤口处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消毒。一般每0.067公顷放养尾重7~8公斤的亲鱼16尾左右。可搭配大规格鲢、鳙鱼种100尾左右,放养量以150公斤为宜,但不得搭配鲤、鲫等吃食性鱼类,以免与亲鱼争食。
亲鱼培育要注意从产后恢复期即开始抓起。为了满足亲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最好以投喂水蚯蚓为主,少量补充些鱼糜、螺蚌肉、蚯蚓、黄粉虫等动物蛋白饲料。一般4~5月的投饵率应为亲鱼体重的3%,6~8月4%~5%,9~10月3%~4%,11~12月1%~2%,1~3月少量投喂。在产卵前20天左右应控制投饵量,避免亲鱼产季过肥。日常管理要十分注重水质调节和防病工作。
(二)人工催产与孵化
1.催产。胭脂鱼繁殖盛期在惊蛰至春分前后20天左右。胭脂鱼亲鱼的性腺发育非常快,成熟不几天后就开始退化。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发现亲鱼性成熟要抓紧催产,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亲鱼成熟的标准是:雄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雌鱼腹部膨大,用挖卵器挖出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分散,直径超过2毫米。雌雄配比为1∶1或1∶2。一般采用多种混合激素注射,剂量是:雌鱼每公斤注射LR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