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不仅以其天生丽质的自然景观而著称,其阴河内神奇的“
玻璃鱼”也引起了旅游界和科技界的浓厚兴趣。
“玻璃鱼”是当地发现者视其全身透明而取的名字,这种鱼呈蝌蚪状,头部大而微扁,腹部短而鼓圆,尾巴长而薄如蝉翼,类似带鱼长尾,腹后根部生有两只小脚,外表无鳞,除眼睛为两只细小黑点外,全身洁白光滑,通体晶莹透明,五颜六色的肝脏和尾部众多规则的红色丝状脉络历历可见。黄龙洞首次发现“玻璃鱼”时间为1996年3月13日。
1998年7月23日,武陵源普降暴雨,这种
奇特的“玻璃鱼”,是否随洪水而去? 带着这种疑问,1998年8月15日,黄龙洞公司再次派员工到溶洞阴河里探过虚实,当日上午即将4条长约8至10cm的“玻璃鱼”捕捉上岸,随后放生。这证明“玻璃鱼”未遭劫难,安然过洪。被誉为“世界溶洞冠军”的黄龙洞是我国首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近西南、华中动物分布的过渡地带,过去人类活动少,又加上有奇山幽谷和茂密的森林,宜于各种珍稀动植物生存繁衍。因此一直被人们视为“地球纪念馆”、“生物基因库”。
黄龙洞发现的稀有“玻璃鱼”究竟是什么鱼?有专家认为该鱼是一种盲鱼,也有人认为玻璃鱼是畸变的蝌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玻璃鱼到底 有何价值?为何能安然过洪?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目前,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采取有效措施对发现的"玻璃鱼"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