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的金钱味道。
不过,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锦鲤,苏志强才真正找到所谓的寄托——漂亮、华丽、奢侈、优雅、温顺……他在锦鲤的身上,发现了一个成功男人对
宠物、女人和自己的全部需要。可惜,在香港这个寸金寸地的地方,“人鱼恋”委实成本过于巨大,家财颇为殷实的苏也未必能承受,他在家里放置了若干鱼缸,也挖了一个鱼池,不过规模不大。
1997年,香港回归引发移民潮,苏志强属于逆流北上的那部分。就像不管天气变幻,一尾聪明的鱼总能发现水草最丰沃、气候最适宜的水域,苏志强定居上海。
他选购住宅的时候早早排除了市中心,在市内,就算有独门独户的房子,也绝对满足不了苏志强大规模养殖锦鲤的欲望。在市郊反复寻觅多时,终于确定了七宝的一个别墅小区。他看中的是那里硕大的院子和拥有自行设计规划的权利。正当邻人们精心打造欧式庭院的时候,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那个大鱼池上。一般养锦鲤或其他名贵鱼的池子都是15米深,苏志强知道,真正要养好锦鲤,需要避免温度过冷或过热,室内可以使用空调,室外则可以利用深水。因此,他投入十几万,找来香港设计师专门设计鱼池的布局、周边假山、瀑布和凉亭等,还有从日本渔场请来专业人士安排进水、落水和循环过滤系统,为了遮掩鱼池那个硕大的循环系统,香港设计师还专门在上面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凉亭。“这是最紧要的事情,马虎不得。我的每个鱼缸下面都隐藏近一半的空间用来循环过滤,保持水的流动性。
全方位职业选手
专业性——这是苏志强反复强调的一点,他有着粤港男人特有的追求精致的精神。如果上海没有现成的,他会不惜血本到各地寻找真正的精品。
锦鲤的养殖培育是一个极度复杂和精密的系统。就像赛马,锦鲤也是惟血统论,越是家世(父母,主要是母亲)显赫,售价越高,日本著名渔场出售的幼鲤都有严格的出生证明,写有出生所在的渔场、父母的谱系、出生时间等要素,一条没有来历的“杂种鱼”根本难登大雅之堂。苏志强的每条锦鲤都是日本“原装进口”。据他所知,很少有大陆养鱼者像他那样直接去日本买鱼、参加顶尖的世界大赛。“日本是一个相当传统和排外的地方,他们并不是很愿意将顶尖的幼鱼出售给外国人,因为那可能将纯正的血统留到国外。”不过他没那么轻易放手,这不仅是追求完美的人生习惯,还有一个考虑:“这本来就是中国发现的鱼类,我一直想我们把这种核心的东西拿回来培育。有一次,我看中一条鱼,没想到那也是渔场的宝贝之一,他们死活不卖,我就无论如何要拿到手,动用各种关系,让朋友间接帮忙,甚至告诉他们我是第一个来买的中国人,如果不卖给我就是不给中国人面子,终于还是搞定了。”说到“无论如何……”的时候,一向从容的苏志强也不由激动起来,只是马上笑着表示自己反过来也帮助了日本渔场,因为正是他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可以挖掘到不少宝藏。
苏显然对自己的眼光很是得意,他一般会和朋友一起去挑选,会合两三人的眼光,再配合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去年我花380万日元买了一条锦鲤,继续放在渔场寄养,今年渔场想收回,愿意支付500万日元。”他可不会向眼前的区区利益投降,因为“我的最大目标是拿到一个日本的总冠军,要知道日本大赛有着全世界锦鲤爱好者的参与,就等于是一个世界冠军。我估计,明年有望冲一冲总冠军吧”。之所以他是如此信心满满,是因为多年投资即将见效。去年,他的一尾“大正三色”拿到“振兴会”日本东京大赛的“若鲤”(日文里“幼鱼”的意思)总冠军,也是第一个在日本锦鲤大赛拿奖的中国人,当时日本人就是惊叹万分,没想到中国人能把他们的“国鱼”养得如此出色。明年,这尾冠军鱼应该成熟,再加上其他两尾寄养在日本渔场的锦鲤也非常出色,他希望用这三尾鱼去冲击总冠军。
不过,那些以为他养鱼是为了投资的言论,只会让他嗤之以鼻。那正是他的锦鲤哲学——爱锦鲤,而非卖锦鲤。或许,日本渔场寄养的那几尾更为昂贵华丽,可是院子里的那几尾才和他的生命每天发生着关系,早上傍晚,他会去喂食,只要一出现,锦鲤们就会一起出动,呼应着主人的到来。那尾捞上来的红色锦鲤不算是最名贵的品种,跟了他却有整整7年,而且还将7年7年地跟下去。
“如果说养锦鲤有什么好处,那就是让我心境平和,不再那么暴躁。生意场上的诸多不快和紧张,在池边坐坐、看看就都消解了。”而且锦鲤是一种群居动物,一大群在一起最开心,会成群结队地游玩,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更适合这个恋家的男人,有时太太和孩子一起坐在池边的凉亭,看着众色喧哗的锦鲤旁边嬉戏,浑然不知天之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