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北京海洋馆炮弹鱼的展箱里新添了一种色彩绚丽的“医生鱼”。和身体壮硕十分凶猛的炮弹鱼相比,这种小鱼显得又纤细又较弱。是不是饲养员在安排展箱时出现失误了?小鱼会不会被大鱼很快吃掉?不少游客找到工作人员为“小鱼”求救。
大多数“鱼医生”有固定诊所
记者从北京海洋馆了解到,同人类一样,鱼儿也会生病、负伤。在海洋里,有些小鱼专门在海底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附近开设“医院”,“免费”为这些需要治疗的鱼儿“治病”。
“鱼医生”的治病方式很特别:专做外科手术———用它们那尖嘴清除病鱼伤口里的细菌、寄生虫或坏死的细胞,其医术非常高明。经过它们的治疗,病鱼几天内就会痊愈,真可谓“妙手回春,嘴到病除”。
记者在炮弹鱼展箱看到,身上有美丽条纹的医生鱼正在给炮弹鱼“看牙”。在医生的面前,可以一口咬碎尖刺大海胆的炮弹鱼非常温顺地张开嘴,任由医生鱼游出游进,决不随便动弹。
水族专家告诉记者,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鱼医生”设立固定的“诊所”,等着病鱼上门就诊,也有的四处“巡诊”。
雄鱼一天找几个“医生”
找“鱼医生”看病的,雄鱼居多。有趣的是,有些雄鱼根本没有受伤,也要去找“医生”做“美容”。这时,“鱼医生”也会认认真真地清除它们身上的积垢,剔除它们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鱼医治病的效率极高,据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据了解,尽管有时去除鱼身上的腐烂组织会很痛,病鱼也得老老实实地忍着,直到“手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