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鱼鳍边缘脱落,行动迟缓!公的孔雀鱼往往因水质骤变而使得宽大的三角型尾巴缩成为“一条”尾巴!
治疗方法:
应先换水一半,如此进行5~8天后视情形再予治疗。喂养孔雀鱼首重“勤换水”,平时更应定期清洗过滤棉以免病菌滋生。
立鳞病
病鱼症状为鱼鳞耸立,严重者类似一团棉花球,鱼身肿胀、食欲欠佳、活动停止,并静止在水底不动一直到死;止病状多半发生在,曾以活的丝蚯蚓为主食的孔雀鱼母鱼身上,通常发病之前兆是水族箱已多日未曾换过新水所致。
治疗方法:
所有活饵宜充份消毐,平日更应勤加换水。
腹水症
病鱼外观有如立鳞病之孔雀鱼,其腹部虽未受精怀孕但仍肥大,严重者将水肿至死。
治疗方法:
因喂食过量未消毒的丝蚯蚓所致。丝蚯蚓可用微量福尔马林消毒之,唯应切记使用大量清水洗净,以免误伤健康鱼只。
在水族馆添购鱼只时,不要忘了多检视一下新鱼是健康,尽量不要选购老态龙钟的鱼,终究“预防重于治疗”,有了健康的成鱼,才能多产且华丽的下一代!
肤霉病
真菌性鱼病
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苗,大都生长在动、植物尸体或残屑上.但也有一些种类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
肤霉病: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是金鱼和热带鱼常见的一种水霉菌病。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绵且有分枝,但也有少数且不分校。菌丝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皮肤和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突出体表。菌丝长达3cm,呈灰白色,柔软,像棉花絮纤维状。金鱼和热带鱼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或寄生虫破坏皮肤,导致病原菌侵人伤口。
[症状和病变]
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后,吸取皮肤组织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并迅速地向体外生长。病初,肉眼不易辨别出特殊症状,当肉眼已能看出症状时,菌丝已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故称为“生毛“。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最后死亡。此外,热带鱼和金鱼感染霉菌的程度还与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的不足,都有利于霉菌的大量事生。若不及时治疗,鱼体上的霉菌迅速蔓延,菌丝深入体内,死亡率较高。
[防治]
1.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斑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不久即恢复原有的色泽。
2.食盐和小苏打混合剂,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溶液泼洒于100cm*55cm*45cm的水族箱中,坚持数次,效果显着。因热带鱼对食盐的敏感性极强,无论哪种病用盐水浸洗或泼洒后,数日后症状都会减轻。3 .在100cm*55cm*45cm的水族箱顶端安装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菌的数滋生。
烂鳍病
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水质不佳,或鱼吃不饱,鱼体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
[防治] 1.在100千克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
4.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
5.用庆大霉素浸洗,一般在100cm*50cm*35cm的水族箱中放2支。
竖鳞病
又名松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热带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致。
[防治] 1.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制成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若在溶水量100千克的水族箱中采用低剂量泼洒.坚持数目也有疗效。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cm*50cm*40cm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