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勋 帅斌彬 本报讯 连日来,本报有关长乐机场跑道边塌陷的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责令新建鳗场三日内拆除。但对于那些已投入运营的旧鳗场,由于已经营多年,且具备一定规模,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就此,长乐一人大代表呼吁,想彻底保护机场周边的地层环境,必须关闭所有取水口。 进展: 新建养殖场 愿意自行拆除 昨日下午,长乐市湖南镇常务副镇长带领国土资源所、村建办的工作人员来到鹏陈村,与新建、扩建鳗场的养殖户,召开现场协调会,正式传达限期拆除通知。 这些养殖户表示接受,并口头承诺,愿意在本周内自行拆除养殖棚,保证今后不再到机场规划保护区内从事养鳗。 难题: 旧鳗场才是抽水大户 新建鳗场的退出,并不能让长乐机场彻底放心,机场建设管理部的有关人士说,机场附近的数十家养鳗场中,80%以上都是旧鳗场,如果只是把个别新鳗场拆除,意味着大部分的取水口仍然存在。 记者昨日联系了一位老养殖户,对于鳗场是否要搬出,他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们做了十几年,依法办理了工商、税务等手续,如果现在要拆除,损失太大了。” “对于这些老鳗场,我们也很为难。”湖南镇镇长林瑞耕说,由于镇一级政府没有强制执法权,虽然知道他们占用的土地未经审批,可能威胁到机场安全,但由于当地的许多村民都长期从事这个行当,仅靠镇政府的力量,处理起来确实很难。 人大代表: 尽快组织认证 彻底消除隐患 “机场安全是关系公共利益的大事,建议长乐机场要尽快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认证,找出塌陷的真正原因。”长乐市一人大代表说,如果跑道边的塌陷确实是因抽取地下水导致,无论是新建鳗场,还是老鳗场,也无论涉及谁,都必须一视同仁,尽快关闭所有取水口,不能因为经营户的私利,而影响到机场、老百姓的安全。 这位人大代表还说,此前,人大也接到许多群众来信,投诉当地抽取地下水的不良做法。由于长乐地处海边,过量抽取地下水不仅可能威胁到机场安全,也会引发地下水污染,严重的话,还将破坏当地植被,特别是防护林带,一旦出现大面积干枯,就无法发挥其抵御风沙的功能,这无疑也是一大安全隐患。 民航安监办: 一定要解决隐患 民航福建省安全监察办公室机场处的黄先生说,本报的这组报道非常及时。他说:“我们早期在长乐机场检查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也和当地进行协商,提出了整改意见,结果是原来的养鳗场搬迁了一部分,但不彻底,后来养鳗场不仅没少,反而还增加了。” 他介绍说,不仅是《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保护条例》,《民航法》也有明确规定:“距离机场围界600米范围内,除了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外,禁止抽取地下水。” “关键还在于执行。”黄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说,长乐机场土层区塌陷,最重要的是机场规划保护区内的这些抽水点,只要抽水点还在大量抽水,对沙质土地的沉降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民航安监办正准备和省安监局沟通,将加强对长乐机场周边环境安全的监管,并表示必要时和当地召开现场协调会,一定要解决这个隐患。 律师: 分类解决旧鳗场搬迁 至此,旧鳗场的搬迁,已成为保护机场周边地层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福建理争律师事务所许水清律师认为,长乐机场的规划是1997年确定的,也就是说,根据《中国民航法》规定,1997年后建起来的鳗场显然已是违法,必须强制拆除。至于1997年以前就已在该地块从事养鳗的经营者,如果当初机场建设征地时,已给予了补偿,现在也必须无条件搬迁,如果当初因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达成解决方案的,应该由政府、机场和养鳗户共同协商搬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