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鳗草四分之三的身体通常留在细沙中,仅露出脑袋等待食物
海树有点像东北的雾凇
美发飘飘的千手佛,触手带有毒液
海百合形似珊瑚,实际上与海马同类
“海百合”蜗行 “千手佛”蹁跹
千里迢迢从印尼远道而来的海百合、千手佛、沙鳗草等,昨天被长风海洋世界首席水族师张卫军悄悄地“种”入一片又一片海底森林。或许是第一次来到上海,面对陌生的世界,这批活体动物中的“奇花异草”不敢轻举妄动,唯有摇曳的“枝叶”似乎在表明:等着瞧。
“海百合” 过度敏感
水浪翻卷,鱼虾飞掠,珊瑚礁的平静顷刻被一片羽毛状的物体所打破。记者瞥见,一株撑开枝叶的杏黄色“灌木丛”不断煽动,将一批甲壳虫收入囊中,成为美餐。这种本名“海百合”,又叫“海羽毛”的生物,貌似珊瑚,其实与海马同类。张卫军透露:“它行动迟缓,一小时只能爬行80厘米,相当于蜗牛的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它对水质微生物含量过度敏感。倘若海水稍微受到污染,硝酸盐就会偏高,“海百合”拔腿就逃。一些行动迟缓者,往往会死亡。
“千手佛” 长发飘飘
用“千手观音”来比作“千手佛”珊瑚的形体与动作非常贴切。在昏黄的堡礁中,8株斑节、绿色“千手佛”,身体似多肉类景天树,光秃粗壮而饱满,头部又像一位翩翩而舞的长发美女,远观绚丽艳美。张卫军告诉记者:“它剧毒,连珊瑚常客小丑鱼都害怕。”果真,偌大的一缸“千手佛”,空空荡荡,偶有三四条蓝魔鱼飞快地掠过。“这种鱼游速快,‘千手佛’奈何它不得,所以才敢近身。”据张卫军介绍,这种珊瑚的繁殖方式与植物一样,通过触手喷洒种子,然后种子随水流动,粘附于礁石“生根萌芽”。
“沙鳗草” 胆小如鼠
茫茫海中最善打洞的莫过于“沙鳗草”。这种蚯蚓大小的肉食型鱼类,长期生活在沙质洞中,特别胆小怕事。一有风吹草动,即刻“缩头缩脑”藏了起来。平时,一大半身子会探出洞中直起身体,摇头晃脑起来,活像一株海草,是海洋中有名的“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