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酸钾水溶液药浴5~15分钟。发病鱼池或网箱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3.本病是在开春后(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因此要及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酵母多糖、黄芪多糖等)以提高鱼体的免疹力和抗病力,或投喂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预防该病的发生。
4.免疫预防是本病最有效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免疫疫苗将对该病的预防控制起着重要作用。用超声粉碎菌体疫苗和用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都可刺激鱼体产生抗体,产生保护免疫,凝集抗体可持续120天以上。我们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了初步疫苗的研制,以强毒株制成全菌体的灭活疫苗,采用腹腔注射、浸泡和口服法对健康斑点叉尾鮰进行了免疫接种,其中浸泡和口服法还分别进行了加强免疫,实验鱼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抵抗力均显著提高,使用过本疫苗的鱼均获得了较高的保护率,在本病2006年又暴发流行时,经免疫过的斑点叉尾鮰几乎未见发病。
5.同时我们还研制了一种斑点叉尾鮰专用生物保健剂,该产品含有多种高活性的生物因子,具有强力提高鱼体免疫力、增强鱼体抵抗力、提高鱼体成活率的作用。对斑点叉尾鮰肠套叠型传染病、肠型败血症、细菌性出血症、腹水症等几种危害大的细菌性疾病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显著减少感染发病,保护率高,促进斑点叉尾鮰的健康生长。本品用法为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本品5~10克,拌在饲料中,制成颗粒料,连喂3天;或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本品10~20克,连喂2~3天。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二)治疗
应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药物外用与内服结合治疗。
1.本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与药物使用的早迟有关,如果怀疑为本病发生时,应尽快做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若疾病已开始流行,来不及做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时,可先用一些药物投喂,随后再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选择治疗药物。
2.筛选高效的无公害防治药物(包括外用消毒剂和内服的中药、西药),进行综合防治。在采用药物防治该病时尤其要注意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这是决定药物防治该病成败的关键。因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都有抗性,且对一些开始敏感的药物也很快会产生耐药性,且有时在相同病例分离的不同菌株的抗药性都不尽相同,因此对药物的治疗选择非常困难。这给该菌感染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3.我们对从四川省主要的发病区分离到的病原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证实复方新诺明、萘啶酸、氟哌酸、氧氟沙星、洛美沙星、阿齐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和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都是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若及时使用,一般在1~2个疗程即可控制该病。复方新诺明第一天100毫克,第二天开始药量减半,拌在饲料中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萘啶酸、氟哌酸、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每天每千克鱼用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洛美沙星、阿齐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和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每千克鱼用5~2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在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后,往往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可达到10%~45%。
4.水体消毒可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2~0.3克/立方米;二氧化氯0.1~0.3克/立方米或二氯海因、溴氯海因0.2~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网箱水体消毒。(四川农业大学鱼病研究中心 汪开毓)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