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名:水痿病
病因:(A)不良水质环境。 (B)表体受伤后造成。 (C)随后性水痿寄生感染。
症状:表体出现似棉絮状物质所附生。
治疗:(A)加温乃是其中一个好方法。 (B)补充抗生素与抗菌剂等治疗。 (C)以孔雀绿或甲烯蓝等治疗。
(二)病名:脱水病
病因:(A)水质不良所造成。 (B)细菌或元虫的混合所侵入感染。
症状:腹部肿大,眼球凸出,或会呈现鳞片竖立如松果状的状况。
治疗:(A)马上改善水质。 (B)补充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治疗。 (C)治疗不简单。
(三)病名:烂口病
病因:(A)因水菌的寄生所引起。 (B)水质恶化,令细菌易繁殖。
症状:口部及鳃盖处呈似白棉花团状,逐渐被侵蛀且腐烂;食欲不振、 动作迟缓,继而死亡,此病症之传染之包在惊 人,于几日内可导致全缸的鱼双死亡。
治疗:以四还素。份量计13毫克以上一公升的水为量,后将病鱼放至治疗箱内大约六至七天,每日抽换一半的水,并保持原有药量的药法。
(四)病名:头洞病
病因:(A)水质不良而引发。 (B)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 (C)六鞭毛虫与爱德华氏菌侵入感染。
症状:于客头周围会呈现大小不一的蛀洞。
治疗:(A)马上改善水炙。 (B)并补充适应营养之维生素与矿物质。 (C)投予抗生素与抗原虫剂等治疗。
(五)病名:休克病
病因:因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突传变的环境:如将鱼由酸性水质或由低温水捞出移至高温水,反之亦然。
症状:因不适合新的环境,使到鱼只呈现休克状态而乱撞,有者甚至窒息死。
治疗:预防胜于治疗,于换水或买新鱼时,先试探水温及水质,可避免此病症。
(六)病名:白点病
病因:乃是白点虫感染所引起。
症状:(A)表体、鱼鳞、眼部及鳃等各布满约0.5-1.0MM之小白点, 继而破损溃烂破离。 (B)鱼体发痒,并且会在石头上磨擦鱼体。 (C)鳃部大量寄生,增加黏液分泌,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治疗:(A)提高水的温度28度-31度,连续一星期或十天。 (B)以甲烯蓝2-5PPM,连续3-20天长期药浴。 (C)一孔雀绿0.05-0.2PPM,每两三天药浴一次,连续五次。
(七)病名:烂尾病/烂鳍病
病因:(A)捕捞及运输时受伤。 (B)鱼儿互相打架造成伤口。 (C)不适合的水质。 (D)体外寄生虫攻击。 (E)柱状菌以及其他细菌的感染。
症状:鱼鳍末端出现混浊似白雾,随后发生破损出血等症状。
治疗:(A)须隔离病鱼。 (B)注意与改善水质。 (C)因细菌感染,投喂与抗生素或抗菌剂。
(八)病名:口棉病
病因:(A)口唇部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 (B)细菌严重感染继而发炎。 (C)水痿病附著寄生。
症状:口唇部出现潮红继而肿胀,进而有似棉絮状之物质附着。
治疗:(A)须隔离病鱼。 (B)单单红肿出血之状况,投喂抗生素。 (C)被混合水痿菌感染,因配合甲烯蓝或孔雀绿等治疗。
(九)病名:鳃病
病名:(A)不适宜的水质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B)被寄生虫的寄生感染。 (C)柱状菌及其他细菌感染。
症状:(A)食欲完全丧失、体色变暗淡。 (B)鳃部肿胀,令鳃盖无法合壁。 (C)呼吸急促、困难、费力喘息之状况。
治疗:(A)马上改善水质环境。 (B)须提高水中盐度0.3-0.5%(请勿过量) (C)被寄生虫感染所造成,应先治疗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或杯状虫等线毛虫类侵入感染时,一福马林20PPM。药裕它约12-24小时。 (D)治疗其他细菌性所感染。
(十)病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