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年前,一位叫陈镇平的十几岁男孩在福建学习金鱼的饲养和贸易,年幼的他便立下志向:一定要让中国金鱼超过日本金鱼。
20年后,陈镇平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陈镇平与他的兄弟在东莞创立了一家以弘扬中国金鱼文化、立志让中国金鱼超过日本的金鱼并培养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金鱼”———中国红兰畴,被誉为金鱼“王中之王”。
这次金鱼文化巡回展主办方负责人刘汉勤告诉记者,中国金鱼的民族自信心正在不断地提高。
金鱼文化亟待发扬光大
但实际上,许多人却对自己的国鱼文化一无所知。今年的3月份,刘汉勤从东莞来到了上海一家最大的水族店,他在这家店内看到,这里有龙鱼、热带鱼等等,却唯独没有金鱼。这家水族店的经理向他解释:“金鱼太贱了,不赚钱。”
刘汉勤深深地感到了悲哀,因为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所谓的金鱼就是地摊上几元一条的概念,中国金鱼的文化并没有被广大的中国人所认识和重视。
刘汉勤告诉记者,金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消费水平不够,而是因为宣传和对中国金鱼文化的认识不够。
据悉,本次金鱼文化巡回展展出单位收集了大量的翔实文献资料,并结合东莞以及广东区域的地理、人文,对中国金鱼文化进行了严格的考究和论证。他们发现,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金鱼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的概念并不明确,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对其一般了解的程度上,这与我国没有对金鱼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提炼有很大关系。
据主办单位介绍,中国金鱼市场正面临着日本国鱼———锦鲤以及大量外来观赏鱼的进攻,希望通过本次国鱼巡回展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振兴中国金鱼产业,并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科普教育平台。
小资料
金鱼的最早发现据北京国图的古文献记载推测,可能是1800多年前的三国曹魏时期。宋人手编《太平御览》曾经引过这样一则史料:“刘邵(三国时魏哲学家)《七华》曰:洞庭之鲋,出于江岷;红腴青颅,朱尾碧鳞……”。
鲋即是鲫鱼。在现代的《中国古汉语字典》中可以直接查证到“鲋”为“鲫鱼”。而且许多古文献中亦可得到证实:《说文》云,鲫鱼,秦汉以前多称为“鲋”。刘邵《七华》记载的“红腴青颅,朱尾碧鳞”,即是指现今十分常见的金黄色鲫鱼。
而金黄色鲫鱼并非金鱼的进化始祖,中国金鱼之父——陈桢教授(1894~1957)证实了金鱼最原始的前身是野生的青灰鲫鱼,并结合古籍及实验成就考证了野生鲫鱼经金黄色鲫鱼到金鱼的家化历程。
如今,金鱼多达四种类型:草、文、龙、蛋,其中,以蛋种金鱼的兰畴和文种的宽尾琉金等品种最为名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