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己发病的鱼池应立即设法调节水温,或转移到适当的水温的水体中。换水时一定要注意新水和陈水要保持一定比例,除非发生特殊性水质恶化,才能将水全部更换。但在全部换水时,要注意控制新旧水的温差不得超过5℃,否则会患病。
四、水霉病(因捕捞搬运操作不当引起的鱼病)
病原体:是由水霉菌感染引起的。
症状:在捞捕和运输观赏鱼时,因操作不慎,使得鱼体皮肤受伤,或被寄生虫侵袭破坏鱼类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在捕捞、搬运和放养的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地仔细轻手,不得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切勿在无病鱼群中混养己发了病的病鱼,避免人为造成新的感染途径。
治疗方法:当发现感染有水霉病时,可用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者用百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和百分之一的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五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泡20—30分钟。
五、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要养成对观赏鱼的病害要以预防为主,而实际实践中鱼体抗病力的强弱是与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想使鱼体质健壮,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1)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饵定时、定质、定量。喂食时间,一般在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投喂鱼虫前要将鱼虫漂洗干净,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腐败物和各种病原体带入水族箱内。
2)加强水质保养:水质酸度过高,通常选用小苏打溶解进行调节;若水质碱度过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氢钠溶剂进行调节。
1. 注重日常观察
(1)鱼体检查:鱼体检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和查清各种病症的根源,为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疾病原体提供依据。
(2)体表检查:被检查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刚从水族箱中捞出的病鱼或刚死亡的病鱼。
(3)鳃部检查:检查鱼鳃时,按顺序先查看鳃盖是否张开,有无充血、发炎、腐烂等症状,然后用手指翻开鳃盖,观察鳃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鳃未端是否肿大和腐烂。
(4)内脏器官检查:主要检查肠道是否有病变,如细菌性肠炎,肠粘膜表现为出血或充血,肛门红肿。
3、药物预防:
在发病季节到来时,如果气温维持在12~22℃,且天气出现连日阴雨时,就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可在换水时将鱼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浓度的药水进行短时间集体消毒,再换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浓度的药水进行全缸(池)泼洒。(广西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覃达由)
上一页 [1] [2]